 |
CLE 論壇 任何跟中文化相關的議題都可在此討論
|
加到我的最愛 :: 上一篇主題 :: 下一篇主題 |
發表人 |
內容 |
訪客
|
|
回頂端 |
|
 |
whisky 專任教授

註冊時間: 2005-03-04 文章: 256 來自: 八里, France
|
發表於: 星期四 九月 22, 2005 12:55 am 文章主題: |
|
|
dlin 寫到: |
尤其是它的 abs 系統, 我玩這麼久 gentoo 一直都沒有順利的包出 ebuild, 但是 abs 因為很簡單所以大概 3 hour 就寫出一個(從另一個角度看, 也是因為 arch 的套件太少, 所以才需要自己包)
arch 可能因為較封閉的 package 規範, 所以比起 gentoo 來說, 套件少很多, 另外系統啟動其實也還蠻多 bug(比起gentoo). 有很多中文化過程我參考 gentoo wiki/forum 才知道該怎麼弄.
|
有幾個問題想請教
第一個就是, arch 的套件太少,似乎是很多人都這麼認為。但是老實說,到現在為止,我好像也沒自己去編寫過幾個 PKGBUILD。當然,或許是因為我會用到的東西本來就不多(缺乏冒險精神)。
我比較想問的是,當你說套件太少時,是不是有想到什麼套件在 Arch 的 repo 裡面沒提供?還是因為 Arch 的 repo 列出的套件數量讓你感到太少?
會這麼問,是因為在 Arch 的論壇上,這也是曾經紅過一陣子的討論。最後的結論是,Arch 的套件其實並不少啊..至少很多大家有需要的軟體,他都有提供功能上類似或是相同的套件了。
第二個問題
你說 ABS 的簡單,其實應該是 makepkg 和 PKGBUILD 的簡單。
但是後面卻又說 Arch 可能因為比較封閉的套件規範?
這是指?
是指一般人無法把自己包好的套件提報並放到官方 repo 嗎?如果是的話,我覺得問題還是回到你下面說的.. 使用者人數太少..
也就是說,其實不是什麼封閉的套件規範。而是人手的問題。
目前的開發者人詳細人數多少我不太清楚,只知道之前又走了一兩位。而 TU,也就是 [community] 的維護者,其實才 10 個人不到的樣子。而 community 裡面的所有套件,就是都由這些 TU 維護的。一個人可能被分到將近上百個套件要處理。
所以.. 真的不是封閉不封閉的問題.. 是人手的問題..我是這麼覺得..
最後一個問題是,
所謂的系統啟動的 bugs 是指?請問你有提出 bug reports 嗎?有的話可以標出連接嗎?
而中文化.. err.. 我一直以為 Arch 的中文化非常簡單?請問你覺得 arch 中文化應該要有哪些特別的設定嗎?可否跟我們分享一下你參考的部分是指哪些呢?
引言回覆: |
arch linux 缺什麼?
中文相容套件, 以及方便從 gentoo/debian 直接轉程 PKGBUILD 的工具. 以及使用者也太少, 我發現 gentoo 上有非常多高手努力做出 patch 改善 package. |
中文相容套件?可以麻煩你幫我們列出一個清單嗎?因為我一直希望有人能告訴我,到底一個發行版中文化需要哪些『中文相容』的軟體,但是似乎都沒人鳥我。難得有人在這邊提出中文相容套件的問題。就請你幫我列出個我們還需要哪些中文相容的軟體的清單吧 :D
gentoo/debin 直接轉 PKGBUILD?
老實說,如果你看過 PKGBUILD,你會發現,他都是採用最基本,最簡單的編譯參數。基本上,他不會加上太多無所謂的 patch,他也不作任何特殊的最佳化,主要就是依照該軟體的開發者的設定來作編輯和包裝。
在這種情況下,除非原有的 patch 是必須的,同時不會破壞他和其他軟體的相容性或是系統的穩定性(這是 package maintaine 在我們提出 mozilla mover-the-spot 的 patch 時告訴我的), arch 才有可能把這個 patch 放進 PKGBUILD 內。
所以,基本上.. 除非提出 patch 的人能把 patch 回報回 upstream,不然可能不會有什麼機會在 arch 的套件中看到。
基於這個理由,要把 gentoo 或是 debian 的套件直接轉 PKGBUILD?我覺得直接轉換並不適用在 Arch 上。
而在 arch 的 wiki 上,你也可以發現一篇把 portage 轉到 arch 系統上的文章。但是,老實說,我建議你先把 arch 論壇內相關的討論看完,再決定是否要如此作..
最後就是.. 使用者太少.. well.. 說實在的..這個可能要和 arch 的開發方式有關係了.. 之前在 mailing 上就有人討論過 Arch 在 distrowatch 上的排名又下降了。但是如果 arch 無法如同其他發行版一樣,每格一段時間(六個月?)就推出一版新版,那就不會有人幫他作文章,炒新聞,也就是說,要推廣他只能靠大家私底下的宣傳。
而 Arch 的對象...也不是如同 Ubuntu 一般,install & play...(或著該說.. play 的方法不同),所以.. 要讓更多人使用?可能就需要靠各位自己努力了 :P
有沒有興趣來寫幾篇 Arch 使用,安裝等的教學文章啊?(我看過你的 wiki 了) |
|
回頂端 |
|
 |
dlin 高一
註冊時間: 2005-09-20 文章: 21
|
發表於: 星期六 九月 24, 2005 12:01 am 文章主題: |
|
|
whisky 寫到: |
我比較想問的是,當你說套件太少時,是不是有想到什麼套件在 Arch 的 repo 裡面沒提供?還是因為 Arch 的 repo 列出的套件數量讓你感到太少?
|
哈! 曾經滄海難為水, 因為用過 gentoo, 真的很好找, 幾乎有 source 他們都有對應的套件. eg. trac
whisky 寫到: |
也就是說,其實不是什麼封閉的套件規範。而是人手的問題。
目前的開發者人詳細人數多少我不太清楚,只知道之前又走了一兩位。而 TU,也就是 [community] 的維護者,其實才 10 個人不到的樣子。而 community 裡面的所有套件,就是都由這些 TU 維護的。一個人可能被分到將近上百個套件要處理。
|
沒錯, 我前天丟了個 package 上去, 以及另一個 bug report, 幾乎立刻(幾個小時)就有回應. 但是說真的, 要進 unsupported package 很簡單, 但是, 要進到 community, 甚至到 extra, current 就很難. 所以我才說封閉.
whisky 寫到: |
最後一個問題是,
所謂的系統啟動的 bugs 是指?請問你有提出 bug reports 嗎?有的話可以標出連接嗎?
|
因為我才剛開始正式玩(去年只試著在 colinux 上裝, 上週才開始換用), 還沒空去解, 所以先不丟. 我先將我未解決的問題記在自己的 wiki 筆記.
whisky 寫到: |
而中文化.. err.. 我一直以為 Arch 的中文化非常簡單?請問你覺得 arch 中文化應該要有哪些特別的設定嗎?可否跟我們分享一下你參考的部分是指哪些呢?
|
1. 我希望能有個類似
http://wiki.gentoo.org.tw/mediawiki/index.php/Zh_TW.UTF-8
或
http://wiki.gentoo.org.tw/mediawiki/index.php/HOWTO_Index
的網頁, 有系統的教大家前輩們已經裝過的軟體如何簡易設定
2. 能做出在 colinux 快速上手 中文環境 package auto-install script
3. 能做出中文開機光碟, 類似 knoppix(B2D).也許可參考 Archie(這名字取的不好, 我發現用 google 找, 不容易找到).
4. 我現在較棘手的中文化問題是, 直接看,改 windows xp partition, 並且全系統改用 UTF-8 環境, 我用 xterm -u8 沒用, 不能輸入中文, 僅 firefox 內可用.
我覺得要讓大家覺得好上手, 1,2,3 項都蠻重要的, 當使用者多起來, 這系統就會更好用  _________________ 我的 archlinux記事 |
|
回頂端 |
|
 |
whisky 專任教授

註冊時間: 2005-03-04 文章: 256 來自: 八里, France
|
發表於: 星期六 九月 24, 2005 4:32 am 文章主題: |
|
|
引言回覆: |
但是說真的, 要進 unsupported package 很簡單, 但是, 要進到 community, 甚至到 extra, current 就很難. 所以我才說封閉.
|
其實很簡單,就是一個『品質』的問題罷了。也就是因為這樣,才有所謂的 TU 的出現。這其實在 debian 也是一樣.. 但是我不認為這是一種封閉(我的看法啦)。如果說,今天你想加入 TU 的行列,或是去跟 TU 們溝通過後,他們不管你說了啥,就是不鳥你,那才是封閉..
Debian 的 .deb 要提報回他們官方的 repo,需要 DD 簽名呢.. 而取得 DD 的資格,要考試呢..但是,我想沒人會說 debian 是封閉吧?
至於中文化安裝的問題.. 其實早就有這種構想,只是..如果你仔細看過這邊的討論,你會發現,似乎沒人對這方面有需要?至少我沒看過什麼關於這方面的問題的帖子。而..我們也跟 Arch 一樣 ;) 人手明顯不足。如果 dlin 兄願意挽起袖子一起下海來編寫中文化的教學文章 :) 我們當然是舉雙手贊成
不過.. 說實在的,我真的在中文化的過程中沒遇過什麼問題..當然,我的運氣好,因為當我開始使用時, Arch 已經很完整的支援 utf-8 中文環境,而輸入法也剛好有 gcin 的出現,我不需要跟其他前輩一樣去跟 xcin 混戰那麼久(也因為這樣,我其實根本不懂 xcin 和為什麼有人還是繼續使用這一套?這是個問句,不要想太多)。
中文開機光碟?你是說 LiveCD 吧?這其實很簡單就可以作到了.. 因為 Archie 提供了可以直接把你的硬碟內的系統轉為 LiveCD 的 script。你只要先把你的系統安裝好,設定好,該有的軟體都裝好,然後執行他的 script 後就一切 ok 了。
搜尋 google 時 ;) 或許你該打 archie livecd.. 而不是指打 archie... 嘿嘿
關於 terminal 的問題.. 我一直很奇怪的是,在 Arch 裡面有一套軟體非常好用。他的名字就叫 terminal (pacman -Ss terminal)。我每次安裝完 Arch 後,這是一定必裝的 termianl emulator。他不只在使用上功能齊全,同時還支援 big5/utf-8 等不同編碼的中文。
不過不知道為啥好像很少人提到這一個軟體....也不知道你的中文輸入法是安裝哪一套?我好像還沒遇到過中文輸入的問題呢?除了幾個特別的程式..前一陣子才剛解決了 scite 的中文輸入 :D
不管如何 :D 歡迎你來多寫幾篇教學文章.. 我相信這樣一來一定可以吸引更多人來使用(不過在 arch 論壇有個相關的討論主題 ;) 主題就是, arch 該不該變得更 user friendly 一點?哈哈.. 結論是,教學文章可以寫, for dummies 類的工具成是就免了..話雖如此,我還是很想要有個 pacman -S archcle 就可以弄好中文環境的 group..) |
|
回頂端 |
|
 |
whisky 專任教授

註冊時間: 2005-03-04 文章: 256 來自: 八里, France
|
發表於: 星期六 九月 24, 2005 4:50 am 文章主題: |
|
|
要修正一下我上面說的關於 TU 人數和他們負責的套件包數量..
剛看 AUR 首頁上的紀錄.. 目前 TU 人數是 16 人,而 community 內的軟體是 18x個,也就是說平均下來他們大概每人要負責 11 個軟體(不管大小)。不過他們要負責的,其實不只是 community 內的套件,還有 unsupported 內的套件的檢查工作(所以有的套件你會看到,下載時請自己小心,因為可能包含惡意的程式碼,而有的就會標示,已經被某某人檢查過了)
其實我覺得 Arch 的 TU 作法算不錯了,但是似乎可以更好一點,也就是說,類似 Debian 得作法,把一些套件,特定的幾個,交由某個人去負責和處理。這就是類似 Debian 的套件打包,如果打包者不屬於 Debian team 的,就必須要有人幫打包者『背書』(其實比較像是簽署)..
這是我瞭解的 Debian 關於套件打包的作法.. 或許我的瞭解邈誤之處,如果有,還請比較清楚的幫我指正..謝謝 |
|
回頂端 |
|
 |
dlin 高一
註冊時間: 2005-09-20 文章: 21
|
發表於: 星期日 九月 25, 2005 5:14 pm 文章主題: |
|
|
whisky 寫到: | 似乎沒人對這方面有需要?至少我沒看過什麼關於這方面的問題的帖子。而..我們也跟 Arch 一樣 人手明顯不足。如果 dlin 兄願意挽起袖子一起下海來編寫中文化的教學文章 我們當然是舉雙手贊成
|
我真的需要, 不過發現連官方網站也找不到, 我先起個頭, 放在
http://wiki.archlinux.org/index.php/ArchLinux_Newbie_Guide
以及
http://wiki.archlinux.org/index.php/UsefulPackages
因為我還弄不清 arch.linux.org.tw 是否會改成 mediawiki format. 所以直接先寫英文. 只要再改回中文即可. 有很多地方很想知道在 archlinux 有什麼好用的套件. 可以省下 compile 功夫.
到這論壇, 似乎只有 whisky 您有在用, 若您方便的話, 可否就您知道的部分也上去改一改. 我想先用英文寫, 玩 Arch Linux 的人最少得看懂英文吧! 所以 wiki 上internationalization 目前也是先有英文版.
whisky 寫到: |
不管如何 歡迎你來多寫幾篇教學文章.. 我相信這樣一來一定可以吸引更多人來使用(不過在 arch 論壇有個相關的討論主題 主題就是, arch 該不該變得更 user friendly 一點?
|
已經進行中(就上前面寫的兩篇).
whisky 寫到: |
我還是很想要有個 pacman -S archcle 就可以弄好中文環境的 group..)
|
我也想要有, 是不是可以由您起頭, 先列出來你認為最精簡可用的中文環境.
(也許還可以有只有中文 console, 不用 xwin 版的). 我真的只是剛開始玩, 很多文章都沒看過. 昨天上英文討論區, 才知道, dp 是誰.. 難怪很多中文化套件應該拜託他先放進去. 這樣比 AUR 慢慢投票快多啦! _________________ 我的 archlinux記事 |
|
回頂端 |
|
 |
訪客
|
發表於: 星期二 十二月 20, 2005 1:56 am 文章主題: |
|
|
相对于主流的发行版本,用Arch的人真的是不多。
原来用的是Ubuntu,感觉有点慢。
想用gentoo,但耗不起编译它的时间。
现在想试试Arch(主要是看上它所称的“简单”),希望能真正喜欢上它。
我是大陆的,Arch相关的中文内容就主要集中在CLE和LinuxSir上。很希望两岸的Arch用户能多交流交流,像“中文美化”这样的问题是大家都要面对的。共同来作项目,对大家都有好处(中文化相对两岸来说,主要差别也就是文字编码的不通,表达方式上有少许的差异)。
====
前段时间就有心试试Arch,但苦于没有刻录机的不便,今天下狠心决定用攒的那点钱买个移动硬盘,以便到外面去刻录CD。以前用Ubuntu就是因为它送的免费CD。前几天还将FanX(Slax的简体中文化二次开发版)安在硬盘上,挺有意思(有些地方不太适合我)。
====
唠叨半天,最后祝愿Arch能一路走好!
祝大家圣诞快乐!新年快乐! |
|
回頂端 |
|
 |
|
|
您 無法 在這個版面發表文章 您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覆文章 您 無法 在這個版面編輯文章 您 無法 在這個版面刪除文章 您 無法 在這個版面進行投票
|
Powered by phpBB 2.0.17 © 2001, 2002 phpBB Group 正體中文語系由 phpbb-tw 維護製作
|